之所以呈現促進教育公平的新局面,根本在于中央關于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的決策初見成效。
今後,不僅需要依法保障财政教育投入、逐年落實法定增長,更要推動教育系統“陽光财務”規範化制度化,不斷提高教育經費保障與管理水平。
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涉及公共教育政策的内容,概要總結了上年工作,立足中長期改革發展全局,對做好本年度工作明确了重點要求。本文拟從兩個角度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教育政策導向作一初步分析。
過去一年的教育工作,可歸納為“繼續促進教育公平”一條主線,配合一套“政策組合拳”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性環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處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2014年政府工作時指出,“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增進人民福祉。我們堅持以人為本,持續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線、建機制,盡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緩、支出壓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達到70%以上”,這一簡明扼要的闡述,是對包括教育在内的社會建設領域公共政策價值取向的高度概括,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于“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重要理念,反映了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必須“加強各類公共服務提供”的責任擔當。
關于過去一年公共教育服務領域的新舉措及其新成效,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總結,可以歸納為“繼續促進教育公平”一條主線,配合一套“政策組合拳”,分别是“加強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建設,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國家助學貸款資助标準大幅上調。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政策擴大到3年。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28個省份實現了農民工随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連續兩年增長10%以上”。從宏觀視角看,這些政策舉措的實施,旨在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内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而且,為了保證教育公平政策措施的順利推進,政府工作報告初步匡算,“經過努力,全國财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内生産總值比例超過4%”,表明去年是這一指标自2012年首次超過4%以來的第三個年頭,實際上,在我國進入中高速經濟增長階段、開始直接影響财政收支增幅的背景下,各級政府還能夠安排公共教育投入比例不至于明顯下降,不僅與中央本級财政教育支出剛性增強有關,更重要的是和地方财政對教育事業的持續支持分不開的。
從深層次來看,之所以呈現促進教育公平的新局面,根本在于中央關于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的決策初見成效,各級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争,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特别是在加強中央政府宏觀調控職責和能力,加強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職責方面已經邁開新的步伐。
關于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政府工作報告概要指出:“群衆對醫療、養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為了破解困難、應對挑戰,政府工作報告明确承諾:“繼續推進科技、教育、文化、醫藥衛生、養老保險、事業單位、住房公積金等領域改革。發展需要改革添動力,群衆期盼改革出實效,我們要努力交出一份為發展加力、讓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
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對今年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四個方面總要求
“立國之道,惟在富民”。政府工作報告在對2015年工作進行總體部署時,明确要求增加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加大政府對教育投入,鼓勵社會參與,提高供給效率,認為“這既能補短闆、惠民生,也有利于擴需求、促發展”。這裡所釋放的政策導向信号,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同時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之年,既要确保政府支持公共服務職責到位,又要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性,努力為社會提供多樣化服務,更好滿足人民需求。
關于今年工作重點,政府工作報告在“持續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建設”方面,以“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為主題,對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四個方面總體要求。
一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的全局,強調教育的根本任務和重要使命。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教育是今天的事業、明天的希望。要堅持立德樹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總體上看,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而且寄托着億萬學子及其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奠基工程,因此,政府工作報告的上述要求,正是教育系統和全社會都需要始終堅持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二是突出“深化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改革、高等院校綜合改革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重點,繼續落實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總體部署。其中,以加強省級統籌為重點的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關鍵是理順中央與地方教育管理權限和職責範圍,由省級政府管理更方便有效的教育事項,将一律下放給省級政府管理,省級政府在中央統一領導下,貫徹國家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因地制宜地自主确定教育發展目标、規劃和工作重點并組織實施;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的高校綜合改革,将紮實推進章程建設,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結構,構建政府、高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促使不同高校科學分類、合理定位、辦出特色、争創一流;覆蓋各級各類學曆教育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将堅定不移地實施國家級重大體制改革部署,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從重點領域到區域試點全面推進。
三是強化義務教育階段的政府法定責任和相關政策延展。重點是“加快義務教育學校标準化建設,改善薄弱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落實農民工随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政策,完善後續升學政策”。這既是我國在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新起點上實現更有質量的均衡發展的法定要求,也是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的基本舉措,“要暢通農村和貧困地區學子縱向流動的渠道,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
四是更加注重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公平,繼續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确定的政策方向,“全面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将适應經濟發展新常态及社會公共服務需求,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在推動高等教育内涵式發展方面,與職業教育發展相互呼應,重點是“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通過對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繼續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在重視學曆非學曆教育協調發展、職前職後教育有效銜接,以及扶持困難地區和群體的教育方面,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強特殊教育、學前教育、繼續教育和民族地區各類教育”。并再次提出,“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反映了政府積極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教育服務業的重要意圖。關于公共教育經費支出,政府工作報告重申,“為切實把教育事業辦好,我們要保證投入,花好每一分錢”。尤其是在當前全國财政性教育經費超過2.5萬億元的新格局下,社會各界對公共教育經費支出的方式和實效愈加關注,今後,不僅需要依法保障财政教育投入、逐年落實法定增長,更要推動教育系統“陽光财務”規範化制度化,不斷提高教育經費保障與管理水平。
從現在起到2020年,我國教育事業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和改革攻堅期,教育系統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教,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倍顯任重道遠。“一年之計在于春”,政府工作報告針對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提出了重點要求,我們一定要凝神聚力、開拓創新,全力以赴完成今年教育工作各項目标任務,“積小成為大成”,為我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作者:張力,系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